【2015影獎季:台北電影獎】堅持與周到
恭喜張作驥導演,《醉.生夢死》無疑是本屆台北電影節中的一枝獨秀,一片獨得六獎,打破了由《九降風》、《不能沒有你》、《當愛來的時候》、《消失打看》和《失魂》共同保持的四獎記錄。
此外,這也是繼2009年的《不能沒有你》之後,再次有劇情長片榮獲百萬首獎,終結了紀錄片連五年的「壟斷」。若不論媒體推薦獎,以陳果為首的評審團仍然是「大手筆」獎勵了《醉.生夢死》五座獎,這無非是該作確實太過於出色。
以下條列式聊聊這次電影獎的幾項心得感想:
.
(1)一開場是由本屆台北電影節的大使鳳小岳來揭開序幕,可惜他一開口就說出了:「本屆入圍的國片聽說快四十部,是歷年最多。」這樣明顯外行的介紹詞。Cue到導演林書宇時,導播一時間卻找不到人,再再令人懷疑他的介紹詞是否沒有在預演跑過?後來鳳再以頒獎人上台領獎時,先是走錯位還得讓溫貞菱引導,後來頒個人獎前更說「請看入圍影片」(個人獎項沒有入圍影片)……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
(2)台北電影獎也玩起了讓有力的提名者「自己頒獎」的遊戲。無論原本呼聲最高的李鴻其自己得獎了或沒得獎,終究有一方覺得尷尬,何不就讓入圍者好好的坐在台下觀禮呢?
.
(3)本屆電影獎在動畫類獎項的提名片段設計別具匠心,有令人為之一亮的質感,可惜後續的介紹片段難再讓人驚豔。
.
(4)主持人納豆和蔡燦得從休息室走出,一路碰到《他好嗎?》的冰淇淋雙人組和《四十三階》的小童星,算是典禮中的佳段,可惜只介紹兩部片便草草收尾,沒能巧遇正在泡澡的李康生和安藤政信。
.
(5)原先一度覺得柯文哲頒發卓越貢獻獎給柯一正是個不太合理的安排,但是當柯一正站在肥皂箱上大談反核,大怨政府時,再看看站在旁邊的地方首長柯市長,頓時覺得其實台北電影獎滿有幽默感的,只可惜旁邊站的不是郝龍斌。(註:後有網友指正卓越貢獻獎往年都是由市長頒發,仍覺得可惜站在旁邊的不是郝市長or連市長。)
.
(6)介紹劇情長片獎前的魔術秀大概是整場典禮的最大災難。我不知道這位魔術師跟他的魔術與台北電影獎或台灣電影有什麼關係?相較之下,奧斯卡的披薩秀和自拍秀至少還有個趣味性在,這場魔術,簡單來說,就是尷尬極了。所幸前主席張艾嘉幽默化解了些許尷尬,但當魔術師上台跟電視裡的納豆玩起魔術互動秀介紹入圍作品時,那可是任誰也救不了。
我想不會有任何一個導演會接受自己的作品被這種插科打諢的方式被介紹,尤其《百日告別》的哽是魔術師用遺照框框住納豆,這是要讓拍片紀念亡妻的林書宇導演情何以堪呢?(看看他的表情有多僵硬便知)
.
(7)本屆無論是頒獎人還是得獎人的致辭都難讓人留下深刻印象。呂雪鳳的欣喜致辭和李惠仁導演露出反黑箱課綱T恤的橋段還算難忘。再來,大概就是宥勝一番讓全場僵掉的發言或者布魯斯說得獎的是「軍中樂隊」。不過,個人覺得最好玩的一刻還是蔡明亮導演沒到現場的代領感言,蔡氏的真性風格「隔空」表露無疑,令人為之笑倒。
.
(8)最大獎百萬首獎揭曉的一瞬間,轉播單位竟直接上工作人員名單字幕,將《醉.生夢死》的主創團隊蓋住,實在不尊重得獎者。
.
(9)本屆得獎名單透露出了評審團的堅持與周到。堅持指的是堅持給《醉.生夢死》五項獎;堅持給《如歌的行板》三項獎;堅持把影后頒給日本演員永作博美。論周到,如評審團頒了一座特別獎給《台北抽搐》的黃大旺。
除此之外,台北電影獎卻仍守住潛規則。例如,循畢曉海模式讓李鴻其錯過新演員獎直接登帝,或者最佳劇情長片獎與最佳導演獎不重複。但當大家要批判評審團搞分配恐怕也罵不起來,因為若台北電影獎讓李鴻其獨得這兩獎根本是沒意思的,反而藉此鼓勵年輕的女演員葳薾森不是更有意義許多?
再來,讓實在走在前頭的蔡明亮拿下最佳導演獎,又有誰能置喙?他的《無無眠》確實再次考驗了我們對電影的想像,這是去年《郊遊》在導演獎抱憾而歸後對蔡導遲來的肯定。評審團堅持,蔡明亮亦然。
.
(10)總歸來說,我認為本屆的得獎名單開得相當漂亮,唯獨惹我質疑的大概就是最佳編劇的選擇。心中所屬意的林嘉欣沒能封后也為她感到遺憾,本來就知道《百日告別》成績不會太佳,但也沒料到他們會是空手收場。許多人為《百日告別》抱屈,指出他們原有機會一擒觀眾票選獎,卻因為台北電影獎的疏失而無緣獲獎。只是撇開這些,私認為即便該片有參與,估計還是《太陽的孩子》拿獎。
.
(11)獎後看點,《醉.生夢死》的大獲全勝能否轉化成好票房?再來,十一月的金馬獎,《醉.生夢死》會有如何成績?
.
.
【2015影獎季:台北電影獎】堅持與周到
http://wongwonder.pixnet.net/blog/post/201222213
(附圖文、完整得獎名單和相關得獎統計)